IMG_4526  

自製草莓果醬與優格

 

 

這幾日,一直在幫B啾找食物、買食物。上上週六到批發市場買他最愛的藍莓;上週一,利用午餐過後的午休空檔,特別開了40分鐘的車,去雲林元長鄉買原味的黑金剛花生;週二下午忙完以後,驅車到市區的大型超市找他想吃的橄欖,找了三家超市,只找到一款最普通的綠色橄欖;失望之餘,週三,慎重其事的寫E-MAIL請玉芬幫忙從台北買來紅心橄欖與黑橄欖;週五,採買蔬果的時候又拐到水果攤特地買B啾愛吃的小番茄,順路還去全聯買了起司球......。媽媽真的很忙,除了要處理每日繁瑣的事情外,還要插進這些不重要又必須要處理的小事,很是不淂閑!

 

 

B啾其實是很好養的孩子,他對食物有高度的熱情、也有強烈的好奇,有肚量、也有食慾,愛吃也很能吃。養到這種小孩,理論上並不需要特別張羅吃食才對,因為他不是那種只吃固定幾種食物,沒吃不行,搞得父母非要準備不可的偏食孩子。沒有小藍莓,我ㄧ樣可以用小李子哄他開心;沒有花生可以邊剝著玩邊吃,我可以找南瓜子替代;沒有橄欖可以配起司,我也可以安慰他以小番茄來配!B啾沒有非怎樣不可的飲食習慣,我也不是那種一定會滿足孩子的媽媽,之所以這樣慎重其事的為他張羅食物,是因為,對於餵養孩子,我有我的想法。

 

 

我一直覺得飲食與個性之間有很強大的連結,對於西諺所說:「You are what you eat」,我認為不該單只是從身體上、生理上來講飲食與營養的關係;應該也可以從氣質個性來看飲食與人格。ㄧ個對新食物沒有興趣、只能固守已知已吃食物的人,性格難免趨向保守膽小;ㄧ個對食物充滿好奇、飲食疆界廣大的人,應該比較能隨遇而安好相處。對日常飲食習慣很堅持、不肯將就,個性多半有點擇善固執;走到哪裡吃到哪裡,五星飯店與庶民小吃都可以吃出滋味來的人,對生活會擁有比較高的接受力!因為這樣認知,因此,我期待從日常飲食裡,一步一步擴展B啾的飲食疆界;一點一點培養他對生活的熱情。所以,我很在乎他的飲食,我很認真餵養孩子;所以,如果能夠,我很願意費點心思張羅孩子的吃食。

 

 

我的餵養主張,並不特別強調營養、有機(多數人都是當了媽媽以後才愛上有機食品...),但是,我在意給孩子吃食物的「真滋味」與「好滋味」。這樣做,倒不是想要培養一個小饕客,也不是想訓練他精明的口舌品鑑能力,之所以想讓孩子吃到食物的真滋味與好滋味,目的是想讓孩子保留對食物的第一好印象。如果可以,我真的願意花點心力金錢讓孩子吃到「最好的」。所謂的「最好」,在我來說,並不是最貴的、最稀有的意思。對我們小中產夫妻來說,「最好」的食材與味道,指的是父母所能夠認識、知道、找到、買到、嚐過的最好滋味,如此而已。我始終認為,在飲食這條路上,父母應該扮演推薦者的角色,把我們過往經驗品嚐過的好滋味,找機會一一介紹給孩子,一步一步帶領孩子去品嚐、去感受。父母對孩子有引領的責任,飲食之道,亦然。就像招待初來乍到的好朋友,每個人都會用心極力搜羅、推薦在地好滋味一樣,我熱情招待B啾的方式之一,就是帶領他一點一點的認識地球、台灣的在地好滋味。

 

 

比如說:要讓孩子吃貢糖,我不會去買超市的貢糖,而是託人直接從金門拎回最新鮮的竹葉貢糖,目的是想讓B啾吃好吃的貢糖,讓他知道原來好吃貢糖的花生香氣是這樣清新,入口的口感是這樣輕盈鬆酥,配上淡淡的竹葉香氣,聞起來如此淡雅,既清新又清爽,一點也沒有混雜不新鮮的油耗味,這就是貢糖的真滋味與好滋味。又比如說,要讓孩子吃冰淇淋,我會努力去找有口碑的好吃冰淇淋,帶他嘗試水果、堅果口味,而不是買路邊、夜市的霜淇淋,或是超市裏充滿人工香料的便宜冰淇淋來敷衍他。他想要吃花生,我會去買找得到的最新鮮的原味黑金剛來,告訴他黑金剛香氣最足、顆粒最大,黑色的膜是因為含有特別的花青素...。之所以願意特別跑到產地去,則是為了確保這樣可以買到最新鮮的花生。喜歡吃橄欖,喜歡橄欖配起司,OK!我會在冰箱橄欖快要見底時,再去買幾瓶來囤,也會特別記得B啾喜歡的某個牌子之紅心橄欖。喜歡小番茄,除了有機蕃茄以外,我還曾經帶著B啾到番茄園子裡去,讓他親眼看掛在藤子上、結實纍纍的小番茄,讓他知道什麼叫做蕃茄紅了!甜菜根、菱角、竹筍,亦然。......我不但願意找、捨得買,我更願意陪著吃,引導帶領著B啾去看、去聞、去品、去嚐。

 

 

有長輩反應這樣太寵小孩。長輩的觀念認為,孩子還是得要從小吃點苦才好,如果從小就吃慣了好東西,吃不慣壞東西,或是從小只認好東西吃,將來長大了怎麼辦?我的觀念不一樣。所有人第一次嘗試没吃過的料理時,都會希望第一次就吃到最好吃的,誰會希望第一次就踩到炸彈?同理,面對初來乍到的小寶貝,我有什麼理由不給他吃好吃的真滋味?又有什麼理由要讓他吃炸彈呢?餵B啾好滋味、真滋味的飲食,是希望為孩子建立美好的飲食記憶,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飲食方向,同時也為孩子的健康做最基本的打底。品嚐過好滋味,有美好的飲食記憶,理當可以讓孩子持續保有對飲食、對生活的高度興趣與熱情,有昂然的興趣熱情,日後,面對人生的挫折無奈,應該比較不容易絕望沮喪吧!吃過好滋味、真滋味,長大以後面對林林總總的各式垃圾食物,孩子也會比較有判斷、品鑑、把持的能力,而不至於淪落為只想要吃鹽酥雞與珍珠奶茶。我認同要盡量給孩子吃食物,而非食品,然而,愈是食品愈需要大人把關!我的奔波尋覓,何嘗不是一種強力的把關呢!

 

 

這樣做,是不是一種飲食習慣的移植,把父母喜愛的加給孩子?大部份是,然而,誰不是呢?莫說飲食,語言舉止品味閱讀衣著,哪樣不是源自於父母!況且,餵養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,並不是年紀小,孩子就一定配合度高。在飲食上,父母認為有營養的食物,孩子不屑一顧的情況比比皆是。同理,偶爾推薦給B啾,父母認為宇宙無敵霹靂美味的超級好味道,也難免會自作多情的踢到鐵板。多數時候,B啾會很喜歡爸媽介紹的美食口味,這時,爸媽就會有「英雄所見略同」的快感(愛吃的人,介紹好吃的給同好,發現同好也認同、也愛吃,那真是無比快樂的事情啊!...)少數例外情況,B啾有自己的意見與看法,那也很好,爸媽也樂得尊重。

 

 

餵養孩子,當然首重健康營養與衛生,然而,除了這些基本條件之外,我其實很願意多花點心思陪孩子多嘗試各種味道。想讓孩子願意接受各類食物,我覺得第一印象很重要,孩子吃到好吃的食物,會自然而然愛上食物,也會比較願意開放心態接受新食物。在不太勞師動眾下、在取得不過度麻煩的狀態下(這當然看每個人的忍受度...),我很願意花點心思去找食物,花點錢去換取更有品質保障的食物(如果金錢開銷太大,那就以量少質精的方式替代...),花點時間去等待當季的味道,花點力氣去取得,花點精神去讀一讀產品說明。然後,取得食物後,引導陪伴B啾ㄧㄧ去體會、去品嚐,當然也一起享受。

 

 

這是我的餵養第一課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人咖啡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