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age.jpg  

《只買好東西》

 

 

做煮婦一段日子以後,開始興起一種困惑。到底該怎麼買食物呢?怎麼挑選魚、肉、菜?什麼季節吃什麼菜什麼水果、又該如何按照季節挑食物?身處寶島台灣,拜農業進步之賜,一年四季都有綠蔬可買,很多蔬菜水果幾乎四季都看得到買得到,那,到底哪一個季節最當令?身處便利的現代社會,交通網絡發達,只要肯花錢,就算要在夏天吃草莓、冬天吃櫻桃,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務。......可是,漸漸的,我愈來愈不滿足。除了在乎新不新鮮,其實我還想知道當不當令,這牽涉到農藥肥料添加的比例;除了在乎好不好吃,其實我還計算著食物里程,考慮著環保,甚至,討論起公平交易來。於是,採買愈多愈便利,我愈混淆。我開始希望有本書可以指導我該怎麼買。

 

 

於是,某天看到這本書──《只買好東西》,一本教人買東西、買好東西的書,簡直驚喜。讀完書以後,發現,這本書雖然不能解決我的全部困惑,倒也提供很多資訊與知識。甚者,還提供了一些機會讓我思考之前從來沒思考過的食物問題,比如麵包。坦白說,我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開啟了我的烘焙路。因為,我照著書中教導的方法檢視附近的麵包店,沒有一家及格,要符合「健康」原則,我只有自己做。

 

 

隨著飲食西化的問題,我想,麵包對很多人來說,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對於這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,挑選的原則應該是什麼?是人氣?品牌?店家?口味?價格?還是好壞(健康)?我認為應該要把好壞在第一位,然而,該怎麼挑選「健康麵包」呢?是聽從口碑?還是要信任自己的口鼻眼睛?以下,是專家的說法。

 

 

摘錄自《只買好東西》〈米飯˙麵包˙麵條〉篇──

      好吃的麵包隨人喜好非常主觀,但是健康麵包可就有判斷標準,可以分辨好壞。要吃到健康麵包,先要觀察麵包店,綜合幾位大師給我的建議,以下列出四項要訣。

一、誠實的麵包店不會有撲鼻而來的強烈香氣。麵包的香味來自原料,天然的原料不會有強烈香氣。

二、不去賣隔夜麵包的店家光顧。一般麵包店在營業時間有人照顧麵包,又有空調控溫,可是在閉店休息之後,空調停止運作,衛生條件是不是和營業時間一樣,是個疑問。...會賣隔夜麵包的商店,對品質可能不是很在意。

三、不買添加過多改良劑的麵包。要怎麼判斷哪一家麵包店加過量(改良劑)?...如果妳的味覺不夠敏銳,請先相信你自己的腸胃,如果一家麵包店讓你吃後產生脹氣不舒服的感覺,多半是添加劑過量,麵糰沒有充分發酵、烘焙的結果。

四、大量生產的麵包要小心。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,達到量化的目的,大量製作的麵包往往得靠改良劑、配方麵粉、預拌粉,以及設定好的機器設備製作麵包,取代經驗和技術的不足。...愈是大量生產的麵包店,愈無法注意小細節。如果大量生產是為了增加銷售量,在原料採用上更必須斤斤計較,...必須靠添加劑穩定品質。

 

 

美人自己想──

綜合以上四點,也就是說挑麵包之前,先挑麵包店。好的麵包店可能會有幾樣麵包出槌,壞的麵包店不會有好的麵包倖存。也就是說,太香的麵包店不買、不愛惜麵包的店不買,曾經吃了麵包後感覺腸胃不舒服的麵包店也不買,便宜的麵包店不買,還有,連鎖麵包店的麵包我也不買。

進一家麵包店,我先聞味道,如果聞得味道是烘焙的麵粉香氣,那就比較沒問題;如果一進們就聞到強烈的香氣,會讓人忍不住說好香,通常是各式香精的味道,那麼,我就馬上走人。味道也可以用來檢視每款麵包,如果買10個麵包,聞起來味道都很像,那,下次我就不會再去這家麵包店。平日經過麵包店時,我也會留意多看幾眼,看看不是麵包出爐的時間內,店內人員怎麼對待麵包?更不用說吃過麵包後曾經感到口舌腸胃不舒服了,當然是謝謝再連絡。10元麵包店、12元麵包店、15元麵包店的麵包,我以前也吃過,現在不敢了。尤其是自己會做麵包以後,更清楚知道好麵包要花多少時間與成本,麵包能賣那麼便宜,其中必有我不了解的隱情。至於連鎖麵包店,尤其是那種中央廚房製作麵糰、分店負責烘烤的經營模式,我也不買。麵糰是非常靈活的東西,不同的溫度溼度都會有影響,能夠完全忽略外在條件、長時間運送,一樣應該有隱情。對於要吃盡自己肚子裡的東西,我很不喜歡有「隱情」。

 

 

妳買對吐司麵包了嗎?

吐司麵包是基本款式,麵包師傅非得學會不可,所以看一家麵包店夠不夠水準,用料好不好,來看吐司麵包就知道。...吐司麵包會有香味出現,也應該是非常清淡的麥子香味,不應該是油脂的香味。正常時間發酵的吐司麵包切面應該是光滑,而且纖維間還泛著光亮。...如果吐司麵包切面顯得粗糙,切下去有很多麵包屑,可能是添加大量加速發酵的益麵劑。當麵粉、水、油脂沒有充分時間融合,只是體積膨脹,就會在切片的時候表現出來。

 

白麵包、全麥麵包、歐式麵包的健康迷思

從營養和健康層面來看,添加了全麥麵粉或是其他穀粉的麵包是要比白麵包略勝一籌。...市面上的全麥麵包,絕大多數只是加入少量烤過的麩皮。還有一種作法是完全用白麵加入黑糖蜜製作,用顏色誤導消費者,其實內容和全麥麵包八竿子打不著邊。...以健康為取向的歐式麵包,有的是用預拌粉,有的只是用一般麵粉做出歐式麵包大大粗礦的外型。預拌粉是混合了多種不同麥子的配方粉,粉水的比例都經過設計,製作起來相當容易。連鎖的歐式麵包店,多半是用預拌粉製作麵包。預拌粉含有各種麥子和其他堅果,為了防止油脂氧化,需要加入防腐劑;為了製作容易,也必須加入改良劑。

 

 

美人自己想──

老實說,吐司真的很難製作,要注意的眉眉角角太多了,這真是基本功的實力證明。就像武俠小說裡面寫的內功,需要一點一點練就,完全無法取巧。比內功更慘的是,吐司麵包的技巧還不能取巧。所以,麵包店賣白吐司真的是賣誠意的,白吐司幾乎是所有麵包中C/P值最差的一款麵包。對於這種花功夫花時間又賺不了錢的麵包,麵包店若願意好好製作,那真是佛心來著;反之,則是「拿籃子假燒香」。不願意好好製作吐司的麵包店,充分展現其唯利是圖的傾向,這樣的麵包店還能指望會用好的原料、不添加其他成分來製作麵包嗎?嗯,機率很不大就是了。所以,評鑑一家麵包店的水準,買吐司就知道了。

 

 

同場加映

前文說過,我對太便宜的麵包有疑慮,然而,是不是貴的麵包就是好的麵包?恐怕未必。這幾年拜市場行銷所賜,名氣麵包店經過炒作以後,麵包往往價格不斐,卻還是大排長龍。對於這些名氣麵包店的人氣麵包,我也熱切追逐過,甚至還想方設法的請人幫忙買來嚐鮮。一直到我讀完《慢食之後》,迷思就解除了。

 

「刻意挑選一個精華地段,將一個品質平庸的連鎖麵包店,以驚人的價格販售,製造高級品牌形象,讓花大錢的消費者有享受品味享受名品的錯覺,或許吧,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買來的東西,如果不能欺騙自己這是多美味的話,那等於承認自己是冤大頭。但是,以品質來說,其實不值得。顯然這種消費心理非關品質或是美味,而是消費虛榮的滿足。可是這種心態的背後卻讓我們看到很多人嚐的是東西的價格高低,而非食物本身的好壞。...我感到商業資本主義社會裡的一種只盲信品牌價格廣告行銷,不懂品質品味的,極端荒謬可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。...我們這個社會兩種人的錢最好賺,有錢人和傻瓜。前者因為不在乎,後者不懂。...」

 

噢,我不是有錢人,我也不想當傻瓜。好的東西值一定的錢,然而,到底值多少錢,問問自己吧。一個便當近百元,一個麵包卻只要15元,合理嗎?同理,一塊麵包叫價600元,套句老話,它是會唱歌嗎?還是會跳舞?麵包就是麵包,會唱歌跳舞幹嘛。

 

我愛麵包,願意天天吃麵包(前提是健康麵包),願意動手做麵包(雖然不怎樣),也願意支持那些盡責的、好的麵包店家(良幣驅逐劣幣,要讓良幣愈來愈多才行)。但願大家都能找到好的麵包店,健康安心的吃麵包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人咖啡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