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懷孕以後唯一買的 STAUB 鑄鐵鍋。
有一次跟後面的學姊鄰居聊天,說起有了孩子後,除ㄌ購物慾望大大降低之外,連購物的眼光水平也自動降低了。學姊說的是她去菜市場買衣服的經驗。有了孩子以後,平日忙於上班、帶小孩,假日則帶著孩子四處去玩,根本就沒時間好好去逛街購物,更別說試穿那些漂亮的潮衫了,幸好老師的工作並不需要入時打扮。學姊說起她〝淪落〞到要去菜市場買衣服的事,口氣並不遺憾,好像就那麼順理成章的接受了這件事情似的。擠在一些婆婆媽媽的人潮裡挑衣服,她一方面感到有趣、一方面也內省到自己的改變。改變,是的,當了媽媽之後,好像不知不覺自己就會改變。
之所以聊到這個話題,當然也是因為我省視了自己的改變。關於購物這件事情,過去多年,我很少壓抑自己的欲望(除非是爆表的花費非得要理性把持...)。之所以不壓抑,其實是知道自己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購物慾,鞋子、包包、手錶、珠寶、化妝保養品...這些女生喜愛的東西,對我都沒有太大吸引力。惟獨就是買衣服(還好不愛名牌)及一些可愛的小東西,要不,就是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新玩意,一頭栽下去半是研究、半是搜集,比如水晶、比如精油。自問在購物上沒有癖也不算狂,所以,我不壓抑自己,在可以負擔的花費內滿足自己是很快樂的一件事。這些年,漸漸有改變。改變的不是消費行為─還是不壓抑自己,改變的是消費習慣以及消費內容。進出百貨公司,我幾乎不再逛衣服專櫃,雖然偶爾也還會瀏覽幾眼,但,多數時候都是直奔地下超市去購買食材──起司、罐頭、果醬、各類粉料成了我的新好。眼光不再追尋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,而是開始認真收集各類「聽說」,聽說哪家麵包店好吃、聽說哪個牌子的醬料比較優...,然後就神農嚐百草似的儘可能到處去品嚐、去收集、去購買。從衣衫的打扮轉變成為食物的蒐羅,我的購物經變成一整個歐巴桑風格。(這也算是一種風格吧...苦笑!!)
這兩年,對於食材蒐集不再那樣汲汲營營。進出百貨公司數次,都是直殺童裝櫃、玩具櫃。小娃兒的上衣、褲子、鞋子、帽子、襪子、領結...,愈看愈可愛;搖鈴、固齒器、小汽車、小布偶...,愈玩愈好玩,一整個母性發揮到極致(假母姓之名行購物之實...)。購物內容又翻了一翻之後,我居然彷彿、似乎、好像開始有那麼點開始壓抑購物慾了。認真說起來,也不算是「壓抑」──所謂「壓抑」,前提是得要有購物慾望,才能有壓抑之實;如果連購物慾望都沒有,哪來壓抑?。像是總算把購物慾望餵養飽了似的,忽然沒什麼購物衝動了。關於購物慾望的低落,我一直以為是忙碌所致,養隻小老虎讓我忙到沒時間去發現、去注意、去把握購物慾,自然也就沒有購物衝動。然而年前有次夜半的深刻經驗,卻讓我發現好像不盡然是忙碌的關係。有一晚,哄睡了小老虎後,我爬起來百無聊賴的看電視,隨手控制著遙控器,最後,頻道停留在購物節目上。購物頻道裡正在大力推銷Burberry的披肩(我愛披肩...),顏色與尺寸恰巧都是我愛的型,七千多元的訂價,還送一條小絲巾,看起來就是一個好物。以往,看到這種商品,我其實是想都不想〈更別說忍了...〉就打電話訂購了,然而,那晚,坐在電視機前的我看著漂亮的披肩卻動也沒動。欣賞是很欣賞,也確實非常喜歡,打個電話不用一分鐘就可以完成訂購,小老虎不會被驚醒,但是,我就是沒有打電話。從頭到尾,我就是默默的看著披肩廣告直到結束,然後關上電視機安靜的去睡覺,心底甚至沒有掙扎。我沒有壓抑,也沒有購物慾。
這幾年,每到冬天,我的買鍋子〝癮〞通常都會發作。入住新房子的第一年,我買了四個寶迪不沾鍋;第二年,開始瘋鑄鐵鍋,大大小小的Le Creuset 與 Staub 鑄鐵鍋不斷買進,最高紀錄手上大概有12個鑄鐵鍋。(真是我的媽呀!我可以煮給全連的人吃飯了吧!...)懷孕期間不太動用沉重的鑄鐵鍋,怕萬一手殘搞出人命,不過,鍋子雖然不用,手癢卻還是又買(每個鍋子尺寸不同嘛,就算尺寸相同、顏色也都不同ㄚ!...)。就在我敗進了照片中這個黃色Staub鑄鐵鍋之後,美國好友Fiona來信提醒我要克制,她說,我的鑄鐵鍋已經夠多了(這倒是...),而且,隨著小老虎出生,她建議我得開始存教育基金。哈!好友相勸,當然就把購物慾壓下了,09年的冬天,我就只敗進了一個鍋子。有了小老虎這一年,冬天來了又走了。在這個好發癮頭的冬季,沒有友朋的勸阻,我居然沒有起心動念想要買個鑄鐵鍋,居然想˙都˙沒˙想!哇!我真是是轉性了。
不過,雖然沒有買鑄鐵鍋,倒是買了一組WMF的不鏽鋼鍋組。年後,還買了一架直立型攪拌器。買WMF九件組與賀冠攪拌機,外表上看起來雖然仍是購物行為,不過,裡子卻完全是不一樣的曲折與思考。我買鑄鐵鍋,說真的,多少是有那麼點好奇、收集、敗物〈拜物〉的心情,要不,誰真的需要那麼多個鑄鐵鍋呢!買WMF的不鏽鋼鍋組,我卻十分清楚自己是出自於「實用」的考量──我留了最大與最小兩個鍋子以及那把醬汁鍋(專煮小老虎的粥),其他兩個鍋子轉贈給媽媽了。至於賀冠攪拌機,那更是一個想了很久很久、反覆思量的交易。
WMF的九件組,很閃哩!
從不理性的愛買、想買,到想清楚才買;從流行的盲目、口碑的追求,到品質與需要的講究;這一路,我其實繳了很多學費。購物至此,累積了點心得,學到了點經驗,買到了些教訓,感覺是有那麼點成長與進步。是不是因為當了媽媽,所以開始變得理性與實際?我還在觀察我自己。雖然有那麼點不習慣,不過,我高興著自己的這一點小改變。於是,2011年的行事曆裡,我自己多闢了一個紀錄項目──紀錄那些我曾經起心動念想要購買、最終卻沒有下手購買的慾望。也許到了年底,我可以從這份記錄中察照自己在需要與想要之間擺盪的軌跡。
購物的行為還是會繼續,畢竟,促進景氣復甦、振興經濟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購物。甚而,「從購買中建立自己的物體系,從收藏裡歸納出自己的戀物信仰。」《李欣穎˙戀物百科全書》購物,說穿了,也算是個了解自己的方法!不過,就如同李欣穎在書中的結尾所說:「我們可以生活的更簡單,如果我們可以不受廣告影響這麼深的話;我們可以過得更幸福知足,如果我們不以購物作為成就與自我滿足的方式的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