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蔥、二月韭菜。新鮮翠綠的青蔥。

 

俗話說:「正月蔥、二月韭。」意思是農曆正月的蔥最好吃,到了二月則要吃韭菜。當令的蔬菜最是清脆鮮嫩,如果可以,配合當令的季節吃蔬菜,應該最健康。蔥,其實是家裡的常備蔬菜。爸爸的呼吸道比較脆弱,常常在換季、或是日夜溫度大的時候咳嗽、打噴嚏,不小心就感冒。家庭中醫師--王醫師建議媽媽在爸爸的日常飲食中加「蔥」,以調整爸爸的體質,增加抵抗力。因此,「蔥」在我家的地位不只是可有可無的配菜,而是每天都要買的一種青菜。

 

 

週末回娘家,媽媽買了一大把蔥──直徑約30公分那樣的大把,進門的時候,把大家都嚇了一跳,因為份量實在是太多了。醫生建議爸爸的飲食是每天一根蔥,那樣一大把要吃多久ㄚ?媽媽不顧大家詫異的眼光,邊抱著蔥進門,邊嚷著:「太離譜了!這蔥價實在太離譜了。」離譜?很貴ㄇ?春天沒有颱風來,也沒聽說有歉收的情形,應該不至於!再說,每次颱風過後,蔥價飆漲到以根計價,不得已還是要咬著牙買的時候,也沒聽媽媽嚷過「離譜」!原來,是媽媽固定購買的菜販拜託媽媽幫忙銷菜,這麼一大把蔥,只賣70元。媽媽二話不說就抱回來了。菜金菜土,菜價好的時候,無菜可賣;有菜賣的時候,偏又價格奇差!這一大把蔥,如果到消費者手上只需要70元,那,農民第一手的售價可能低於20元,連勞動的基本工資都不夠吧!媽媽替農民不平,所以打算吃蔥洩憤。

 

 

媽媽的購物邏輯很奇怪。她很愛買竹筍、柳丁、鳳梨,盛產的時候,這些食材幾乎天天都要買;有時候,一買就是一大箱,然後想辦法分贈給遠方的朋友。去年冬天,媽媽一個人包辦了幾百斤的柳丁與橘子,把家裡堆得像座小山。吃不完的橘子柳丁又不耐放,於是,媽媽每天榨汁。每次回家,我跟老公都要喝掉500CC的純柳丁汁,並且在離開的時候帶走兩大瓶,柳丁汁喝完就換橘子汁。起初,我實在不太認同媽媽的購物方式,也不了解媽媽何以獨愛這些食物,忍不住叨念一下。媽媽輕鬆的回我:「這些都是古坑盛產的作物,古坑人要支持古坑作物啦。」我才恍然大悟,這是媽媽愛鄉土的方式。她從不在口頭上說愛台灣、愛土地,她以最直接的方式--消費、食用來表達。柳丁是鄰居來拜託,當一斤柳丁賤價到交貨價(交貨給農會)只有2塊錢的時候,很多農民都放棄不摘了,任憑果實自生自滅。媽媽不忍鄰居們一年的辛勞化為烏有,就會阿莎力的以市價購買,一次就是200斤。竹筍、鳳梨...也是這樣。也因此,她只喝古坑咖啡。

 

 

為了支持媽媽的愛鄉土政策,照例,我總是要分配到一部分的配額幫忙消化。我接過手中鮮綠的青蔥,端詳著這美麗的顏色,蔥白與蔥綠如此分明,昂昂然展現造化的神奇。穠纖合度的比例、鮮嫩細緻的口感、隱約嗅露的香氣,看著看著,愈發感受到青蔥的迷人。無怪莘莘學子要以「蔥」求「聰」,細細品嚐「蔥」,確實是會讓人耳聰目明起來ㄚ!春天的蔥,較之其他季節的蔥,尤其鮮嫩可喜;一如學子們特有一種清新純真的態度,別有朝氣與希望。

 

 

我想著要以蔥佐菜,既想保留住「蔥」的氣味,更想保留那一抹翠綠。於是,動手做了「蔥醬」與「蔥油」。

 

蔥洗淨,擦乾水分,切成蔥花,備用。

 

在我的感覺哩,蔥薑一家親。因此,加點好朋友-薑,應該可以讓味道更好。

薑洗淨、擦乾、切小丁。份量隨意。

 

用橄欖油來做基底油。

 

泡過油的蔥綠與蔥白,益發顯色,特別油亮可愛。

 

加薑末。

 

完成品。放涼,裝進乾淨的瓶子裡,就可以放進冰箱囉。拌麵、配菜都很適合,加入醬油當作沾料也沒問題。

 

洗淨的蔥末與蔥皮別丟掉,可以拿來做蔥油。小火慢慢滾著,偶爾翻動一下,注意別燒焦,把蔥的香氣一點一滴逼進油中。

 

完成品。放涼以後,將蔥末撈乾淨,以濾網過濾後,就可以裝進乾淨的玻璃瓶中嚕!用蔥油炒青菜,不放蒜頭也很有香氣喔!燙青菜滴幾滴蔥油,味道更香。

 

 

和著麵、拌著青菜、沾著醬料......,今年春天,我的嗅覺、視覺、味覺都記錄了這一場美麗的饗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人咖啡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